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案例分析
2017.01.26点击:
[摘要]贫困大学生是高校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其就业问题是检验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成败的重要指标,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命运、家庭的幸福安康、学校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及公平正义。文章选取两个典型的案例来探讨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问题,旨在为今后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工作提供可供借鉴的参考。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就业帮扶 案例
一、前言
随着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的顺利实施,越来越多的贫困大学生有了到高等学府学习的机会。据国家教育部的最新统计,目前我国贫困大学生总数己超过600万,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0%至25%,其中特困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8%至10%,80%以上来自农村地区。受自身条件和社会资源的限制,加之就业市场机制还不健全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贫困大学生在就业上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其就业问题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和诸多高校的高度关注。据不完全统计,贫困大学生就业率一般要低于全校平均就业率约10个百分点[1],低于非贫困生就业率17.6个百分点[2],同时,与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还呈现出签约时间明显滞后、签约率明显偏低、就业岗位明显偏差等特点[3]。贫困大学生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给我国高校就业工作相关部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从查到的文献看来,当前学界还严重缺乏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的案例研究。为此,笔者在此对自身在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工作中积累起来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形成如下两个案例,以此来为今后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工作提供可供借鉴的参考。
二、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案例分析
(一) 案例一
1、帮扶对象基本情况介绍
徐某某,男,汉族,1990年10月23日生,本科学历,2010年6月毕业于南华大学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方向)专业,农村单亲家庭出身,家庭经济较差,但身高只有1.5米左右。在在校学习期间没有做过班干部,没有参加过学生会等学生团体,获得过一次奖学金。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该生性格比较内向,很少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不主动与他人交流,喜欢一个人出行,学习较刻苦。
2、行业就业环境介绍
2008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学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中国经济也开始放缓。年底,中国政府提出实施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开始立项施工,中国济恢处于逐步复苏过程,整个行业就业形势相对较好。土木工程专业对学生的要求素质较高,比如专业知识要求、身体素质要求,具备吃苦耐劳精神,有较强的人际交流沟通能力等等。因此整个行业在招生希望招收出身农村,不是独生子女,身材高大,人际交往能力强,有一定专业素质的学生。在此背景下,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只能去一些自认为不太理想的公司去任职和工作。
3、案主求职经历简介
从2009年10月份学校校园招聘开始,有十余家单位先后来校招聘,包括中铁、中建以及一些普通性质企业,但是无论哪家单位,基本上在第一轮就将其筛选出来,即使到了第二轮,一看身高,再问家庭情况,加之不善于表达和交流,基本上招聘没戏。看到周围同学一个个签约,甚至有些学习成绩不如自己都能签上较好的工作,该生心理相对不平衡,极度苦闷。
4、主要问题分析
1)人际交流沟通能力欠缺。案主性格内向,不善与人沟通,没有将自己的优势展示给单位。2)身高偏矮小。案主相对于其他同学确实偏矮小,很多单位会要求招聘过去的学生在现场从事一定管理工作,因此希望毕业生能镇得住场。3)就业技能缺乏。案主在校期间除了努力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外,基本上没有参加过其他岗位技能的培训,就业技能非常缺乏。4)单亲家庭。部分单亲家庭出身的学生确实在某些性格方面存在缺陷,有些单位对此实行扩大化处理,使案主受到牵累。
4、帮扶目标
协助案主增强自信心,提升个人能力;利用社会资源,为案主提供就业机会。
5、帮扶计划和对策
1)与案主进行交谈,助其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树立就业信心。2)对案主加强就业定位指导,提高就业面试技巧,指导做好简历。3)督促案主多参与面试,同时争取利用接待用人单位的机会,让案主参与此项工作,展示自己的优势,争取单位的认同,同时积极向用人单位进行推荐。
6、帮扶结果
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经过参加2~3次的招聘活动,终于被江西一家建设公司成功应聘。
7、帮扶效果评估
通过课题组的就业帮扶,案主的自信心得到恢复,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有明显改变,对未来也充满信心。课题组认为,此个案比较成功,其中有三个方面起了较大的作用:第一,课题组在与案主交流之后,能够准确把握学生求职过程中的不足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第二,对案主不断给予肯定和鼓励,助其恢复自信;第三,在案主求职过程中的及时干预,以及与用人单位建立的长久合作信用基础是成功帮扶的另一个关键。
8、个案反思
通过这个个案,课题组发现:一个成功的就业援助需要多方面的因素才能确保成功。第一,是要及时了解每一个求助学生的基本情况,及时帮助其分析求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重点掌握学生的优势和不足,这样在制定帮扶计划时才能对症下药。第二,人际交流沟通在求职过程中非常重要,而这又是大部分贫困生存在的不足,因此必须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培养。第三,要善于运用社会资源为案主服务,比如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创造合适的机会推荐援助对象等等。
(二) 案例二
1、案例简介
周某某,女,三本学生,来自西部农村地区家庭,经济非常困难,考虑到今后就业相对容易,家里要她选择了护理学专业。该名学生在校努力,平时学习成绩好,而且在学生会也担任团总支副书记,临床技能操作水平也比较高。按理说应该是找一份的医院的工作对她来说应该是最佳选择。但由于她对护理学不感兴趣,不喜欢医院压力大的工作环境。班上很多并不如她优秀的同学都找到了工作单位,而她虽然到处应聘,各种招聘网站也投了简历,但一直到未找到一家单位,一直苦恼着。
2、原因分析
该案例属于就业中自我定位问题。周同学自我认知不清,定位不准。这也是很多学生找工作的时候存在的现象,他们常常缺乏定位,见到只要有公司招聘,不管自己适合不适合,都往里投简历,事实上,很多简历根本就是浪费,那些公司可能从来不看这些简历,原因在于学生的自我定位和职业意向与用人单位并不一定吻合。学生一定要有对自己的一个自我认识、自我分析和自我定位。
3、就业帮扶举措
案主在校期间只是一味埋头学习,不会抬头看路。等到行将毕业时,找工作处处碰壁,便茫然不知所措,针对这种实际情况,课题组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对其进行就业指导和帮扶。
1、帮助其明确自身优势。首先是明确自己的能力大小,给自己打打分,看看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这就需要进行自我分析。通过对自己的分析,旨在深入了解自身,根据过去的经验选择、推断未来可能的工作方向与机会,从而彻底解决“我能干什么”的问题。只有从自身实际出发、顺应社会潮流,有的放矢,才能马到成功。要知道个体是不同的、有差异的,我们就是要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并发扬光大。定位,就是给自己亮出一个独特的招牌,让自己的才华更好地为招聘单位所识;对自己的认识分析一定要全面、客观、深刻,绝不回避缺点和短处。你的优势,即你所拥有的能力与潜力所在。
2.帮组其发现自己的不足。人无法避免与生俱来的弱点,必须正视,并尽量减少其对自己的影响。譬如,一个独立性强的人会很难与他人默契合作。而一个优柔寡断的人绝对难以担当组织管理者的重任。
3.帮助其明确选择方向。通过案主以上自我分析认识,使其明确了自己该选择什么职业方向,即解决“我选择干什么”的问题,这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职业方向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职业发展,职业方向的选择应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的四项基本原则,结合自身实际来确定,即选择自己所爱的原则,必须对自己选择的职业是热爱的,从内心自发地认识到要“干一行,爱一行”。只有热爱它,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做出一番成绩。
4.帮扶效果评估与反思
辅导员老师得知这情况,与周同学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到她的真实想法后,劝其正视社会,积极参加竞聘,敢于竞争,不断地鼓励和帮助她在实践中多训练、多收集就业信息,教育她要善于对自己就业能力正确定位,对她进行思想辅导,好让她在就业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调适。另外专门委托就业指导老师对周同学的职业规划、目前就业形势、求职技巧和心理素质等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一段时间后,周同学逐渐走出了心理阴霾,增强了就业信心。现在一家国营大中型公司需要招聘一位交际能力好的职员,通过老师的介绍,周同学带着自己应聘材料前去应聘,公司看了她的简历之后,决定录用周同学。
【参考文献】
[1] 林建浩.从就业上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途径探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7,03:77-78.
[2] 黄建美,蒋林.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与对策[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121-123.
[3] 闫莹.高校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服务与指导[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02,:247-248.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就业帮扶 案例
一、前言
随着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的顺利实施,越来越多的贫困大学生有了到高等学府学习的机会。据国家教育部的最新统计,目前我国贫困大学生总数己超过600万,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0%至25%,其中特困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8%至10%,80%以上来自农村地区。受自身条件和社会资源的限制,加之就业市场机制还不健全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贫困大学生在就业上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其就业问题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和诸多高校的高度关注。据不完全统计,贫困大学生就业率一般要低于全校平均就业率约10个百分点[1],低于非贫困生就业率17.6个百分点[2],同时,与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还呈现出签约时间明显滞后、签约率明显偏低、就业岗位明显偏差等特点[3]。贫困大学生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给我国高校就业工作相关部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从查到的文献看来,当前学界还严重缺乏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的案例研究。为此,笔者在此对自身在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工作中积累起来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形成如下两个案例,以此来为今后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工作提供可供借鉴的参考。
二、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案例分析
(一) 案例一
1、帮扶对象基本情况介绍
徐某某,男,汉族,1990年10月23日生,本科学历,2010年6月毕业于南华大学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方向)专业,农村单亲家庭出身,家庭经济较差,但身高只有1.5米左右。在在校学习期间没有做过班干部,没有参加过学生会等学生团体,获得过一次奖学金。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该生性格比较内向,很少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不主动与他人交流,喜欢一个人出行,学习较刻苦。
2、行业就业环境介绍
2008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学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中国经济也开始放缓。年底,中国政府提出实施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开始立项施工,中国济恢处于逐步复苏过程,整个行业就业形势相对较好。土木工程专业对学生的要求素质较高,比如专业知识要求、身体素质要求,具备吃苦耐劳精神,有较强的人际交流沟通能力等等。因此整个行业在招生希望招收出身农村,不是独生子女,身材高大,人际交往能力强,有一定专业素质的学生。在此背景下,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只能去一些自认为不太理想的公司去任职和工作。
3、案主求职经历简介
从2009年10月份学校校园招聘开始,有十余家单位先后来校招聘,包括中铁、中建以及一些普通性质企业,但是无论哪家单位,基本上在第一轮就将其筛选出来,即使到了第二轮,一看身高,再问家庭情况,加之不善于表达和交流,基本上招聘没戏。看到周围同学一个个签约,甚至有些学习成绩不如自己都能签上较好的工作,该生心理相对不平衡,极度苦闷。
4、主要问题分析
1)人际交流沟通能力欠缺。案主性格内向,不善与人沟通,没有将自己的优势展示给单位。2)身高偏矮小。案主相对于其他同学确实偏矮小,很多单位会要求招聘过去的学生在现场从事一定管理工作,因此希望毕业生能镇得住场。3)就业技能缺乏。案主在校期间除了努力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外,基本上没有参加过其他岗位技能的培训,就业技能非常缺乏。4)单亲家庭。部分单亲家庭出身的学生确实在某些性格方面存在缺陷,有些单位对此实行扩大化处理,使案主受到牵累。
4、帮扶目标
协助案主增强自信心,提升个人能力;利用社会资源,为案主提供就业机会。
5、帮扶计划和对策
1)与案主进行交谈,助其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树立就业信心。2)对案主加强就业定位指导,提高就业面试技巧,指导做好简历。3)督促案主多参与面试,同时争取利用接待用人单位的机会,让案主参与此项工作,展示自己的优势,争取单位的认同,同时积极向用人单位进行推荐。
6、帮扶结果
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经过参加2~3次的招聘活动,终于被江西一家建设公司成功应聘。
7、帮扶效果评估
通过课题组的就业帮扶,案主的自信心得到恢复,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有明显改变,对未来也充满信心。课题组认为,此个案比较成功,其中有三个方面起了较大的作用:第一,课题组在与案主交流之后,能够准确把握学生求职过程中的不足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第二,对案主不断给予肯定和鼓励,助其恢复自信;第三,在案主求职过程中的及时干预,以及与用人单位建立的长久合作信用基础是成功帮扶的另一个关键。
8、个案反思
通过这个个案,课题组发现:一个成功的就业援助需要多方面的因素才能确保成功。第一,是要及时了解每一个求助学生的基本情况,及时帮助其分析求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重点掌握学生的优势和不足,这样在制定帮扶计划时才能对症下药。第二,人际交流沟通在求职过程中非常重要,而这又是大部分贫困生存在的不足,因此必须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培养。第三,要善于运用社会资源为案主服务,比如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创造合适的机会推荐援助对象等等。
(二) 案例二
1、案例简介
周某某,女,三本学生,来自西部农村地区家庭,经济非常困难,考虑到今后就业相对容易,家里要她选择了护理学专业。该名学生在校努力,平时学习成绩好,而且在学生会也担任团总支副书记,临床技能操作水平也比较高。按理说应该是找一份的医院的工作对她来说应该是最佳选择。但由于她对护理学不感兴趣,不喜欢医院压力大的工作环境。班上很多并不如她优秀的同学都找到了工作单位,而她虽然到处应聘,各种招聘网站也投了简历,但一直到未找到一家单位,一直苦恼着。
2、原因分析
该案例属于就业中自我定位问题。周同学自我认知不清,定位不准。这也是很多学生找工作的时候存在的现象,他们常常缺乏定位,见到只要有公司招聘,不管自己适合不适合,都往里投简历,事实上,很多简历根本就是浪费,那些公司可能从来不看这些简历,原因在于学生的自我定位和职业意向与用人单位并不一定吻合。学生一定要有对自己的一个自我认识、自我分析和自我定位。
3、就业帮扶举措
案主在校期间只是一味埋头学习,不会抬头看路。等到行将毕业时,找工作处处碰壁,便茫然不知所措,针对这种实际情况,课题组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对其进行就业指导和帮扶。
1、帮助其明确自身优势。首先是明确自己的能力大小,给自己打打分,看看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这就需要进行自我分析。通过对自己的分析,旨在深入了解自身,根据过去的经验选择、推断未来可能的工作方向与机会,从而彻底解决“我能干什么”的问题。只有从自身实际出发、顺应社会潮流,有的放矢,才能马到成功。要知道个体是不同的、有差异的,我们就是要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并发扬光大。定位,就是给自己亮出一个独特的招牌,让自己的才华更好地为招聘单位所识;对自己的认识分析一定要全面、客观、深刻,绝不回避缺点和短处。你的优势,即你所拥有的能力与潜力所在。
2.帮组其发现自己的不足。人无法避免与生俱来的弱点,必须正视,并尽量减少其对自己的影响。譬如,一个独立性强的人会很难与他人默契合作。而一个优柔寡断的人绝对难以担当组织管理者的重任。
3.帮助其明确选择方向。通过案主以上自我分析认识,使其明确了自己该选择什么职业方向,即解决“我选择干什么”的问题,这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职业方向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职业发展,职业方向的选择应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的四项基本原则,结合自身实际来确定,即选择自己所爱的原则,必须对自己选择的职业是热爱的,从内心自发地认识到要“干一行,爱一行”。只有热爱它,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做出一番成绩。
4.帮扶效果评估与反思
辅导员老师得知这情况,与周同学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到她的真实想法后,劝其正视社会,积极参加竞聘,敢于竞争,不断地鼓励和帮助她在实践中多训练、多收集就业信息,教育她要善于对自己就业能力正确定位,对她进行思想辅导,好让她在就业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调适。另外专门委托就业指导老师对周同学的职业规划、目前就业形势、求职技巧和心理素质等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一段时间后,周同学逐渐走出了心理阴霾,增强了就业信心。现在一家国营大中型公司需要招聘一位交际能力好的职员,通过老师的介绍,周同学带着自己应聘材料前去应聘,公司看了她的简历之后,决定录用周同学。
【参考文献】
[1] 林建浩.从就业上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途径探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7,03:77-78.
[2] 黄建美,蒋林.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与对策[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121-123.
[3] 闫莹.高校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服务与指导[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02,:247-248.
- 上一篇:甘肃省2017年继续推进学前教育向行政村延伸 2017/1/28
- 下一篇: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师资现状研究综述 2017/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