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师如何上好主题化活动课程
在以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为本位的今天,如何将美术知识、技能转化为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这是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美术教师更是任重而道远。
如何认清“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操作“双基”,达成“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之目的?美术课标组组长尹少淳先生曾借“司马光砸缸”这一故事告诉我们:知识、技能必须置于问题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其价值,并转化为学科核心素养。
“解决问题”是以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为本位的美术教学的核心,而问题需要在特定的生活环境和事件中加以呈现,因此构成了“问题情境”。要解决“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就需要选择对解决问题有用的知识、技能,并运用自主、合作和探究等学习方式,还需要运用观察、讨论、思考、试错、实验、描绘、设计、制作和写作等程序和方法解决问题,最后将解决问题后的成果,以鉴赏报告、绘画和工艺作品、设计方案等形式进行展示与交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与评价。
放眼当前的美术课堂,常态的单课时教学形式已经难以适应要求,有主题的系列化美术活动课程,则能以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展开深度的问题解决过程,让美术基础知识、技能的学习与社会性的议题或大概念相关联,从而使美术知识、技能获得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开展主题化的美术活动课程,对美术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深入理解“美术课程标准”内涵,提升课程架构能力
“美术课程标准”以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不同把教学内容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并提出了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的教学活动建议。在领会课标精神的前提下,教师在构建“主题化美术活动”时,就要运用综合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优势,通过活动课程优化学科课程的不足,通过学科课程体现实践活动课程所蕴含的实践性、自主性、创新性、趣味性等特色。改变原来传统的单课时教学方式,并对单课时教学目标进行丰富和再理解,进行多课时而且各有侧重的重构,既突出学习的连续性,又要凸显每节课的独特性。
关注学生素养形成,改变美术教学的思维模式
美术学科以其独有的属性成为培养学生创造力最为有效的一门学科。传统的单课时美术教学只关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教师示范然后学生照画,促使许多学生养成了动手不动脑的习惯。如果再受有些教师的经验主义思想影响,创意表达情况就更不如人意了。以“设计汽车”这堂课为例,传统情况下,教师讲课时如果说可以从外形和颜色上变化,那学生就会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改变,选择不同的颜色,并尽量把车子设计得奇形怪状。但是为什么要这样改变呢?学生没有更深入的思考。他们更多的只是为了求简单意义上的不同。但在主题化活动的实践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明白并思考自己设计的汽车是用在什么场合的,是商务用、旅行用还是参加聚会活动用?在不同的场合,设计汽车所用的线条应该是以粗的、直的为主、充满力量感呢,还是以波浪线和折线为主,充满动感?颜色是选深色显得严肃厚重点儿的,还是亮丽奔放显得时尚点的儿呢?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通过交流互动和网络学习等多种方式,对不同事物进行分析、观察、想象后再进行创作,让美术学习不再是知识“拷贝”,而变成一种非常愉悦的主动驾驭。
以学生为本,提升美术教学方式的变革力
在单课时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一般都是以讲授灌输式教学为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获得几乎都是被动接受的,没有时间和机会去思考和内化。在主题化活动的教学研究中,教师要学会变革原有的教学方式,要求每名学生围绕教学主题说出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以及获取知识的方式。这种课堂翻转,把原来教师告诉学生要学什么变成了学生想知道什么,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不得不积极行动起来。在确定主题的时候,教师也可以邀请学生参与,学生从原来的被驾驭者变成了主动驾驭者,他们积极参与互动和实践,为了获取新知,主动思考和发现,在实践中体验并积累经验,知识和技法的训练在此过程中也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并且循序渐进的。
关注教学目标的多维度,促进专业能力的多元提升
在传统的单课时教学中,教师对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的达成检验,更多关注的是学生能画到怎样的水平,比如线条和造型是不是有变化,色彩的搭配是不是丰富等。也就是说,仅关注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达成,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目标基本落空。
在主题化活动中,教师需要更多关注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做了怎样的实践,获得了怎样的感受,想象力得到了怎样的发展。比如在实践“海洋怪兽”这个主题活动时,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只是让学生把各种奇怪的动物特征进行叠加和组合,而应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比如:如果自己就生活在有很多奇怪生物、凶险随时会出现的海洋里,又是如何生存下来的呢?你希望自己具有怎样的功能来保护自己?带着这些问题,作为求生存的角色,学生的感觉跟以往大不相同。有人说,我的个子比较小,碰到危险来不及跑,所以我需要有放电功能,随时可以电晕对手;有人说我跑得快,但是再快也不能一直跑吧,我会累的,最好让我的身体可以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就可以用伪装的方法救命了……学生对学习中的问题进行探索,利用资料对知识点进行整理、分析和实践并加以验证,在这种自主和探究的学习中,他们既掌握了学习过程和方法,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更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心。显然,在这个过程中,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是多元的。教师只有具有随时调控课堂的能力,方能使教学活动开展得得心应手。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新区实验小学)
来源:环球网
- 上一篇:教育部:实施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 2019/10/31
- 下一篇: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201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