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评:原地踏步踏不平教育难题
2017.04.24点击:
厦门某学院一名大二女生因陷校园贷,近日在泉州一宾馆烧炭自杀;无独有偶,广东某高校一名大二男生,2万元校园贷4个月后变成13万,父母无奈卖家产还贷……校园贷的新闻出现,几乎总是伴随着一个或一群大学生的悲剧。
去年3月,河南郑州一位大学生郑某,因无力偿还60万元网贷跳楼自杀;随后,女大学生“裸贷”事件被曝光;前不久,吉林长春警方破获一起特大校园贷诈骗案,涉案学生多达150余人。公众一次次声讨“校园贷”已成“校园害”,媒体不断发出诘问:“校园贷”还要引发多少悲剧?一个互联网金融产品引发的严重次生灾害,为何一直得不到解决哪怕是有效遏制?
校园贷不属于纯粹的教育问题,更多是一个金融监管问题,有关部门理应尽快出台措施,加强对网络信贷平台违规放贷行为的查处力度,尤其要严格控制、规范针对大学生的放贷。对此,有关专家已经提出了各种简便易行的措施,但各界的呼吁和建议却迟迟不能转化为有效的政策。各级金融监管机构也曾发布一些规范校园贷的政策,比如“不得向未满18周岁的在校大学生提供贷款服务”,但目前来看效果并不理想。
“校园贷”变“校园害”还算是个新问题,相比之下,教育领域内有些问题已存在多年,却迟迟得不到解决,比如中小学大班额问题。据媒体报道,某教育研究机构近日发布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7)》显示,很多地方中小学大班额问题依然严重,比较极端的案例有,河南省驻马店市某县某初中平均班额达109人、周口市某县某小学平均班额达113人等。其实,解决问题的思路很清晰,报告提到,破解大班额的重要途径,在于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建设和规范城区教育,加强农村学校建设,促进农村学生回流。江西弋阳、河南内乡、山西晋中等地近年来通过提升农村学校质量,有效化解了县城学校大班额问题。上述几个地区学龄人口众多,经济却算不上发达,地方财力算不上雄厚,但并没有妨碍问题的解决。
去年3月,河南郑州一位大学生郑某,因无力偿还60万元网贷跳楼自杀;随后,女大学生“裸贷”事件被曝光;前不久,吉林长春警方破获一起特大校园贷诈骗案,涉案学生多达150余人。公众一次次声讨“校园贷”已成“校园害”,媒体不断发出诘问:“校园贷”还要引发多少悲剧?一个互联网金融产品引发的严重次生灾害,为何一直得不到解决哪怕是有效遏制?
校园贷不属于纯粹的教育问题,更多是一个金融监管问题,有关部门理应尽快出台措施,加强对网络信贷平台违规放贷行为的查处力度,尤其要严格控制、规范针对大学生的放贷。对此,有关专家已经提出了各种简便易行的措施,但各界的呼吁和建议却迟迟不能转化为有效的政策。各级金融监管机构也曾发布一些规范校园贷的政策,比如“不得向未满18周岁的在校大学生提供贷款服务”,但目前来看效果并不理想。
“校园贷”变“校园害”还算是个新问题,相比之下,教育领域内有些问题已存在多年,却迟迟得不到解决,比如中小学大班额问题。据媒体报道,某教育研究机构近日发布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7)》显示,很多地方中小学大班额问题依然严重,比较极端的案例有,河南省驻马店市某县某初中平均班额达109人、周口市某县某小学平均班额达113人等。其实,解决问题的思路很清晰,报告提到,破解大班额的重要途径,在于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建设和规范城区教育,加强农村学校建设,促进农村学生回流。江西弋阳、河南内乡、山西晋中等地近年来通过提升农村学校质量,有效化解了县城学校大班额问题。上述几个地区学龄人口众多,经济却算不上发达,地方财力算不上雄厚,但并没有妨碍问题的解决。
热播剧《人民的名义》中,光明区信访局接待窗口的高度让信访群众非常难受,站也不是、蹲也不是,市委书记亲自过问,但下面一些官员敷衍塞责,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以至于惊动了省委书记。这样的情节并非杜撰。媒体最近接连曝光了不少地方的这类奇葩办事窗口,可谓触目惊心。有意思的是,得益于热播剧制造的强大舆论效应以及媒体的集中曝光,一些地方的奇葩办事窗口迅速整改,面貌焕然一新。正应了那句老话,“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一些教育难点问题,当然并非像改造接待窗口那么简单,我们不能一味苛求一些地方和学校“大步快跑”,但即便“小步慢走”也是好的。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湖北省教育厅、省综治办等九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实施意见,针对公众反映强烈的针对施暴学生的惩戒问题,明确要依法依规采取适当的矫治措施,“对屡教不改、多次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应登记在案并将其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必要时转入专门学校就读。”这对问题学生将产生威慑,同时有利于学校对校园欺凌问题的处理,无疑是一种进步。
但有的地方和相关部门连小步慢走也做不到,却经常玩原地踏步,看起来手臂举得很高,脚跺得很响,却还是原地不动——做做样子罢了。其实,就教育领域而言,有多少问题能有高考改革难?高考改革近年来尚能有序稳步推进,一些技术性、业务性问题又有什么借口一直原地踏步?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以及二孩时代“产假式师资缺口”等,都在此列。
面对问题,一些地方和学校总是以“没钱”“缺人”“不是我们一个部门的事”等为借口,生生把一些原本并不难解决的问题拖成了“老大难”。这种“原地踏步”的把戏,还要玩到什么时候?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杨国营
- 上一篇:上海数学教辅成套走进英国课堂 教育理念走向世界 2017/8/10
- 下一篇:教育部:各地积极探索开展课后服务工作 化解“3点半难题” 2017/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