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带给学生的“筑梦之旅”

2018.12.18点击:

   大连市第四十二中学校长 张红果


   辽宁省中小学省级骨干校长、大连市优秀教师,著有《我们共同成长——四十二中学教师发展系列丛书》。


   本报记者曲琦


   21年前,张红果成为一名年轻教师,她的同事们每天早上5时40分到学校,那时候很少有私家车,第一班公交车就是他们的班车,她说,这些老教师们的甘心奉献精神是她心目中一辈子的明灯。当时的老校长说过一句话:“我们的任务是对学生的教育和让自己的成长,这个过程是要不断地进行激励、矫正和挖潜!”难以忘怀,铭记于心。


   作为教师和作为校长,为孩子们的梦想插上一双翅膀,张红果心中的这个“小目标”,从未改变。


   记者:刚一进入四十二中,我就被丰富多彩的走廊所吸引,这个独特的走廊创意来自于哪里?


   张红果:我刚到四十二中的时候发现,走廊比较暗,利用率不高,我想,这个走廊一定要亮起来,给学生一份精气神儿。外型上亮起来,内涵上也要亮起来,这要靠课程,让家长学生的内心迸发积极向上的力量。不能为了形式上迎合升学率而迫使学生放弃对美的追求,我们的走廊里有教师书法作品、摄影作品和学生“成长青春梦想”主题墙,这是师生之间共同展示的平台,这些看似与成绩无关的内容,让学生的性格、视野、爱好、评价、判断等同时得到了锻炼和发挥,而成绩更是连年提升。


   学生们喜欢在走廊里驻足,而老师们也觉得自己工作有意义。这个“亮”起来是每年都有新亮点,让孩子们的审美风格在学校的熏陶下生根发芽。比如今年的“我画我自己”主题,孩子们在画自己的同时,还要对自己说三句话,这就把语文和励志教育融合到审美教育当中,这不是一件作品而是学校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开发,是学生的行动和思考。学校通过环境文化把育人目标贯穿于细微处,促进师生提升审美判断能力,是学校自主教育的隐性课程。


   记者:四十二中有足球俱乐部,这在初中校园里并不多见,学校是如何抓好特色项目促进学生有个性的成长?


   张红果:从校本课起步,促进校园足球全员参与。从2009年开始,我校组建“绿茵之梦”足球社团,利用每周校本课的时间,将热爱足球的优秀学生组织起来,了解简单的足球技法。2011年正式成立女子足球队,零起点的学生给训练加大了难度,学校体育教师通过反复实践论证,最后采用分年级指导与提高足球社团学生足球水平齐抓共管的策略,大面积丰富学生的体育锻炼知识的同时,形成学生培养梯队,再由优秀学生进行辐射,提高各个班级足球水平。由于学校在花样跳绳方面有可借鉴的经验,又借助辽宁省“体育艺术2+1项目”推进这一有利发展契机,进而确定了“利用传统优势资源,跟进发展校园足球”的思路。这样在推进校园足球时更有利于校本化的落实。


   记者:很多毕业生表示特别喜欢您针对初三学生的增值分析,其内容是什么?


   张红果:我们为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并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有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学校为此要做大量的工作,比如课程的实施、学校的宣传、主题系列讲座等。对于我本人而言,除了把控好学校的常规育人工作外,自己也参与对学生的全程教育。


   每一学期的开学典礼,我通过自己的成长心得与师生共话成长,上好“开学第一课”,尤其3月份到6月份,是我最密切接触初三学生的四个月,我通过校长分层谈话、方法指导、主题交流等形式科学地帮助学生们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小到小题分数提高策略、学习时间规划,大到阶段目标突破、心理应对措施,并通过升旗仪式、动态评价等举措日日“刷进步”。日日“刷进步”就是天天让孩子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学生每天都关注自己的变化,这样就会激发学生强烈的进取心,在点点滴滴的进步中孩子们更容易树立自信。同时我鼓励老师和我一道将为学生所作的增值评价与指导学生形成的月行动计划对接,使面向全体学生的指导更具针对性,也更能让学生听进去、动起来。


   记者:带着学生走进二十四中学等大连优秀高中,这个“筑梦之旅”课程能为孩子们带来什么?


   张红果:能够走进二十四中是学生们最热切的期盼。我们想凭借二十四中的文化品牌效应鞭策学生从小立志。说起走进身边的好学校的活动已经开展了5年,像二十四中、八中、十二中、三十六中等优秀的校园文化、丰富的校本课程、高尚的师德队伍建设都让我校师生、家长赞叹。与这些高中学校联手办教育就是想让更多的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激励自己,让学生在体验、交流、分享中受益。


   每一年学校的主题教育都有提前设计,每一次都从形式到内涵关注学生的心理,为学生树立更清晰的目标和激发更强的内驱动力做好积极地准备。有位家长对我说,学校领孩子走进高中想到了家长前头,从效果上看也比家长领着去还要好。孩子回到家滔滔不绝地谈收获、谈决心,这是一份精彩的成长体验。

来源:大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