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一体,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2016.12.19点击:
内容摘要:学校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全人格并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更是文化精神修养的问题,人格建构需要丰富健康的感情和丰沛的精神滋养。革命传统资源正是培养学生健康感情,给予学生精神营养的重要途径。革命传统资源比经典理论更贴近生活、更贴近人格结构。学校德育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健全学生的人格结构,重建学生的精神家园。加强革命传统教育,旨在继承发扬革命先驱的精神,并以此为基础重塑现代中学生的人格结构,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关键词:人格结构    革命传统资源   三化   健全人格
  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得到全面而协调的发展,这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的幸福主要不取决于财富,而取决于人的个性是否健全,是否与他人、与群体、与社会相协调,是否有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和人的幸福最终要落实到人性的美好,因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是学校德育的核心。
  一、人格的意义与学生人格问题
  从人格心理学看,人格是一个人整体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稳定的内在特质,包括兴趣、爱好、信念、性格、气质、能力等。健全的人格是指对世界抱开放的态度,乐于学习,不断吸收新经验;以正面的态度看待他人,人际关系融洽,有团队精神;以正面态度看待过去、现在和将来,有现实而高尚的生活目标;以正面的态度看待困难与挫折,有良好的情绪状态。
   人活在世上,不是孤单的一个人,而是活在一个社会里,他要生存,要面对别人和社会,怎样面对,这就表现出一个人的个性、人格或整体的生活风格。奥地利哲学家、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生总在不断地克服缺陷,追求完美,在这追求的过程中,进化的冲动,完美的理想,在不断拉着我们向前。但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又总是伴随自卑感,这种自卑感既可以是成就的动因,也可以成为发展的桎梏。因此,在人格成长中,需要不断的精神抚慰和滋养。
   人无格则不立,人格不健全则人生难有真正的幸福。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和独立的,有自己独立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同时又应该是与社会适应的、协调的,是积极进取和热爱生命的。以此标准去衡量现在的学生,我们会发现现在的学生在人格成长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一是情感和精神世界的浮浅,追求怪异的自我形象,缺失民族文化根基,情感世界和价值观容易受流弊和低俗的影视作品控制和摆弄。二是以自我为中心,心理脆弱、偏激、内向、暴躁、冷漠,缺乏与人相处和合作的能力,怕辛苦,贪图享受,自私自利。三是缺乏自我完善的意愿和毅力,表现为懒惰,学习主动性不足甚至严重厌学。成绩好的学生是在教师的表扬中成长,一旦失败,承受能力极低。大部分同学都在家长教师的催逼下学习,缺乏内在的对知识的追求。四是缺乏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认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历史仁人志士的信念和追求。
   导致学生人格问题的原因很复杂。一是长期以来,基础教育过于强调单一的知识灌输和技能培养,严重忽视了学生成长需要丰沛的精神滋养。老师对应试技能的偏重,学生被知识训练压得喘不过气来,学生情感世界苍白,成为营养不均衡的人格畸形儿。在急功近利思潮的影响下,应试教育不但没有得到改变,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屡禁不止的补课和铺天盖地的应考辅导书窒息了学生的生命活力。有关资料表明,相当部分学生缺乏诚信观念,为拿高分,不以舞弊为耻。二是对传统文化的忽视甚至背弃,使学生的人格成长失去了深厚的基础。三是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各种社会问题呈现,形形色色的价值观交错激荡,给学生的人格成长带来相对迷茫的环境。四是我国特殊的国情形成的特殊的家庭结构,独生子女渐成家中的主体,家长对子女的溺爱、宽容,养成了学生对环境的严重依赖心理。这些,都给学生人格培养带来了新的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各种教育理念已由思考走向实验,但很少突出人格培养的。比如众多的实验学校中,有的以外语教学为卖点,有的以武术为卖点,还有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培训班、兴趣班。这些改革的确由重视知识转向重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在应试体制下教育的单调,但这些所谓的改革只是适应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立足于学生的技能发展,而非人格的健全发展。这种教育仍然是片面的。因为培养健全的人格才是教育的真正使命,只有健全的人格才能构筑和谐文明的社会,美好的人性才能带给个体美好的人生。一个人即使某一方面非常出众,但如果人格不健全,就难于适应社会,难于与人合作,难于被其他人接受,也就谈不上人生幸福和事业成功。一个社会如果众多的人人格不健全,那势必是社会的灾难。如果我们今天的教育不重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而让学生发展成为一代“小皇帝”,那将是中国未来的不幸。
      二、三化一体,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近年来,各地各学校也开始重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构建社会、家庭和学校三维一体的教育网络,,但效果不甚理想。究其原因,就在于这种教育模式并没有脱离空洞说教的旧的教育模式,难以持久的对学生的内心产生震撼,特别是社会、家庭和学校不但步调不一,而且学校在人格教育观上与家庭、社会的价值观不相一致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许多人格问题的产生和心理冲突。为此,有必要改革现有的单调、空洞的人格培养模式,探索另一条有效的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模式。笔者以为,充分挖掘当地的革命传统资源,用革命先驱的精神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不失为一条有效的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途径。试想,在民族解放战争和抗日战争期间,可以说全国、全民抗战,每个地方都涌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革命先驱,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不怕苦、不怕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无私奉献,敢为人先,团结合作等精神恰好是现在学生人格结构所缺乏的。
(一)人格培养教材化
     统一的课程设置,难以反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需要。因此,有必要开发适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德育校本教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既然全国各地均蕴含了丰富的革命传统资源,我们就有可能也有必要从这些零散的资源中找出适应于现代德育需要的积极因素,开发出独具特色的地方德育校本教材,并开设成校本课程。由于校本教材中的内容均取材于当地,故事中的人物虽不为学生耳熟能详,但却为学生爷爷、奶奶所熟悉,这些发生当地的革命故事必将激发学生无限的好奇心和强烈的兴趣。因此,该校本课程必将成为陶冶学生人性、建构学生灵魂、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最有效的课程。
(二)人格培养活动化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你越劝说他(她)不要这样,不要那样,他就偏要这样、那样。从深层次的原因看,这是学生成长的必经阶段。由此,我们便为自己找到了德育无效、学生人格残缺的理由,并为自己开脱。其实,德育无效的很重要原因就是教育形式单一、单调而枯燥无味。这种德育模式非但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更加无法触发学生的内心深处。如上所述,既然全国各地有那么多的革命传统资源,为什么不以此为出发点,积极打造“红色记忆”德育实践活动,以清明扫墓、庆国庆为契机,深入开展革命小故事演讲比赛、手抄报、黑板报、征文、阅读红色经典、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革命精神代代传、重走长征路、让历史告诉我等主题实践活动,通过这一系列革命传统教育活动,让学生自己亲身感受老革命身上的那种崇高精神,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思想道德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升华,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也会悄然生成,人格得以逐渐健全。这比由老师告诉学生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的效果要好是必然。可以说,“红色”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最为有效的途径。
三、人格培养阵地化
这里所指的阵地,既指学校附近的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博物馆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又指校内的教育阵地。校外的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博物馆已经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每年均会组织学生参观,成为学校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主阵地;但受限于参观的次数和参观人数,德育效果大打折扣。而真正能发挥德育功能的校内阵地建设则因为认识不足或资金问题而为绝大部分学校所忽视。其实不然,校外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每年走马观花似的参观一次,不要说不能全员参与;就算是全员参与,但由于时间短、人数多、精神不能集中等原因,只怕还没回到学校,早已忘得一干二净。光靠一场轰轰烈烈的清明扫墓活动来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实现德育教育阵地化不能仅靠校外的阵地,更要建设校内的德育阵地。学生每天都在学校内生活,校园的文化环境对学生的人格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既可以建设独具本地特色的革命历史长廊;即使受限于资金,也可以以文化橱窗、教学楼、办公室、图书室等为教育阵地,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渗透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更可以建设革命历史展览室,发动学生(家长)收集、仿制红军、抗日战士用过的草鞋、草帽、大刀、枪等物品,这些物品为学生自己收集或仿制,对学生心灵的震撼岂是参观革命烈士纪念碑所能比的呢?我们甚至可以把主题班会搬到历史展览室,让学生做小老师,由他(她)介绍他(她)所收集(仿制)物品背后人物的故事, 这些在逆境中奋起的人物形象,会对学生形成一种人格上的示范,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消除现在学生骨子里的怕辛苦、贪图享受、自私自利的残缺人格,对健全学生人格有莫大的好处。
我们今天要培养的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只接受万千宠爱不能承受挫折的“小皇帝”,而是有民族正义感、使命感,有坚定信念和民族气节的人格健全的新一代中国人。革命先驱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团结合作、无私奉献等优秀品质是适应现代社会的必备条件,也是现代健全的人格结构的重要内容,更是健全学生人格的“培养基”。
参考资料:
   1.马勇琼 . 《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J],《社会纵横》  2004年第4期
   2.王凤霞.   《论青年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1卷
   3.孙 英 .  《青年学生的人格障碍与健全人格的塑造》[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