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20年纵向研究综述
2016.12.20点击:
摘要: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改变着大学生群体的观念、文化和生活,同时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新的时代课题。作者从网络媒体入手,以纵向历史研究为维度,梳理20年来学界对“网络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的文献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不足与发展趋势,以期提供直观的完整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发展概念,旨在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关键词:网络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关系 综述
1.网络进驻思想政治教育领域(1994-2001)
互联网在90年代初在中国兴起,高校作为最优先教育资源的阵地,大学生成为科技潮流的引领者,互联网首先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引起较大的影响。这一时期的网络监控和网络技术处于很低水平,大量信息,连带不良信息通过互联网传递给学生,高校内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探试网络媒体的作用,过多的担心网络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和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
同时期,为适应社会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新形势要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连续发布了10部相关政策文件,《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0831)、《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19951024),《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19951123)、《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意见》(19961007)、《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通知》(19980428)、《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的通知》(19980610)、《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等学校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19991230)、《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20000703)、《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20000922)、《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育教学中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20010726),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对学科设置、教育团队、教育方式、校园文化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初见端倪。
这一时期的论文及报纸刊文总体数量共计129篇。较早的有赵君在1999年第4期的《中国地质教育》上发表的《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能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比较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有中共北京邮电大学委员会的《抢占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制高点》(《高校理论战线》2000年第10期),金早、寇从俊的《思想政治工作要重视电脑网络阵地》(《江汉论坛》2000年第12期)。刘梅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河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较早的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诠释和论述,在网络媒体时代刚起步阶段,这些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的现实进行了初步探究,具有开创性。
同期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或报刊有:谢广海的《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李卫东在光明日报上刊文《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光明日报》2000年10月18日),呼吁在因特网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大胆正面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使因特网成为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和国际舆论斗争的新领域,也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对网络“充分利用,积极建设,加强管理”,用正确、 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信息占领网络这个阵地,抵御一些人利用网络传播消极、颓废、错误甚至反动的思想和信息,减少和避免网上自由化思潮、西化和分化图谋对师生思想的侵蚀和影响[1]。唐景莉、金志明的在《中国教育报》(2000年9月16日)上刊文《思政工作要主动占领网络阵地》,指出网络已成为当前高校师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来源,成为高校一个新的重要思想文化阵地。要积极主动地利用网络技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2]。
1.2 挖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和“多元化”管理的基层自发探索阶段(2002-2005)
这一时期,网络媒体逐渐兴起,网络视频端的接入,大量的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网游等全球性的多媒体视听资源在虚拟空间传播,网络舆论、网络文化、网络游戏等成为研究的重点,国内研究者开始正确看待网络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的影响,详细分析网络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价值和挑战,积极探索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媒体下的应对措施,并更好的发挥网络媒体带来的传播价值。
这期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制定了7部重要的政策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通知》(20030212)、《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2004010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0826)、《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20041117)、《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20050207)、《关于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20050224)、《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20051223),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总体部署,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框架。
这四年,学者研究的方向主要分为三个基本特征:第一是以网络媒体引发的爱国民族性意识为视角,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法。例如韦吉锋、陆忠进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有机统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重要原则》(《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2004),张飞燕的《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强化几种意识》(《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年第7期),张永红、刘文良的《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思想·理论·教育》2002年第8期)等。第二是以校园文化、校园资源为视角,探索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渠道。例如黄文玲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运作问题分析及策略探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年第1期),张同刚的《校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新闻爱好者》,2005年第1期》),胡钦太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四新”探析》(《中国高教研究》2003年第6期)等。第三是以网络文化、网络舆论为视角,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如刘彦武的《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思考》(《理论建设》,2004年第6期),杨立英的《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特性与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5年第11期),于红的《论网络媒体的教化作用》(《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9期)。
这期间有代表性的基本著作有铁铮主编的《网络时代的高校校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从校报资源入手,分析高校校报的覆盖范围、思路及办报方向,探索高校应对网络媒体的挑战,提高校报的核心竞争力,使校报保持和发扬旺盛的生命力。韦吉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新华出版社,2005),系统探讨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价值、机制、管理及开发,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提供理论方法的指导,初步建立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框架。
1.3 建立完善“隐形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体制的主动应战阶段(2006-2009)
网络媒体在这一时期在中国得到迅猛发展,手机视频、网络购物、网络社交软件开始普及和繁荣,计算机的普及,网络的全方位、开放性、交互性走进社会大众,全面渗透各行各业。一系列网络商业模式在中国的成功运营,深刻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这期间,学界对网络的“隐形教育”模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公益视频、网站、事件评论、热点讨论、权威微博等形式进行教育理念的营销,逐渐形成“隐形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体制。这期间,国家对高校辅导员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设置、政治理论课调整等提出了要求,特别是2005年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开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
这一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有:郑禹的《励志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第3期),申小蓉、李惠蓉的《探索校园网络渗透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思想理论导刊》,2008年第1期),王晓莺的《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体系的构建》(《学术论坛》2006年第12期),邓希泉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调查的实证分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等。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李杨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行为异化的思考》(《前沿》,2008年第1期),指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念多元化,对思想道德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模式、政治态度等产生了消极影响,导致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异化。陈海红的《网络环境下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思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将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教育工作者应关注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根据其自身特点,充分发挥各级妇联、工会、共青团组织及学术研究团体对女大学生的网络辅助教育功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这期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如火如荼,王荣发等著的《网上德育: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与实践》(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9)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操作入手,通过大学生网络沉迷、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多重影响等实际现象研究,提出网上德育教育、网上心理沟通、网上思想工作的具体实践方法,以环境为抓手构建网络“隐形教育”的实践模式。姜国峰著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想模式的构建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12),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要素效益、原理模型等描绘学科的理想模式,以实证范式创新理论,根据生活化、对话性、实践性等原则,系统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模式。另外张光慧、潘敏等都从不同角度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形教育”方法进行探究。
1.4 以综合化网络社区构建为研究重点的自觉深入阶段(2010-2012)
这期间,多样化的数码移动设备大众化,城乡计算机用户数量剧增,以网络交流平台为标志的综合化网络社区的影响力逐渐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尤其是高校校园的大学生群体,师生交流、社团、会议、教学逐渐由“线下”搬到“线上”。这期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呈现两个鲜明的特征:网络社区、自觉深入。同时我们必须看到,网络用户和网络内容的复杂化,网络宣传媒体的介入,使缺乏法律监控的网络世界变的混乱,一些不实、错误的宣传报道和评论成为误导大学生思想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甚至影响整个社会价值观和公民道德的环境形成。
这三年的主要论文研究有:徐峰、闫研的《利用博客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实践探索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年第12期),杨立淮、徐百成的《“微博”网络生态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第11期),丁凯、马涛的《校园新型网络交流模式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以“人人网”为例》(《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第6期),这三篇论文分别从大学生常用的“微博”、“博客”和“人人网”为研究对象,以大学生聚焦的网络空间为研究平台,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建设拓展到具体的、实体化的网络思想教育实践。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加强对大学生网络社区的理论研究,例如杨连生、胡继冬的《大学生网络社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学术论坛》,2011年第6期),吴满意、刘志辉的《基于网络人际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分析》(《当代青年研究》,2011年第11期)等等,都从不同侧面上对大学生网络社区进行研究和讨论。而骆郁廷、魏强的《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文化话语权》(《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10期)则从大学生的网络语言入手探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影响力,强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主动占领网络文化阵地,不断提升网络文化话语权,注重熟识网络领域的文化话语、分析网络领域的文化话语、传播网络领域的文化话语和调控网络领域的文化话语。
这一时期的主要著作有刘建华的《赛博空间的舆论行为——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4),立足于校园网络舆论场域,通过典型的校园网络舆论案例分析校园网络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关系。黄永宜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12)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散经验性研究到系统的理论化研究的视角转换,重视网络思想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学科基本理论体系建设。赵惜群主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12.8),着重对网络思想道德的培养与发展趋势研究,超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进行创新研究。宋元林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民出版社,2012.10)指出互联网的发展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渗透日益深刻,形成了复杂的媒介场域、网络文化生活方式和网络社会空间,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问题。
1.5 彰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本化”理念的综合延伸阶段(2013-2014)
随着“人本化”的高层倡导,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回归到人本理念,思想政治教育更注重“网络关怀”,表现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开放性”“生活化”和情感教育。注重对文化的建设和德育环境的培育,重视学生的需求,相信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和主体价值,提出媒介素质的概念,提升学生的信息辨识能力,营造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舆论氛围。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网络和实际生活中“帮助人”、“塑造人”、“提升人”,以理性和情感去平衡教育双方主体的关系。在网络教育中实现“人文关怀”和“网络立法”的双手段,净化网络环境,引导“人本”氛围。
截止2014年3月,对网络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论文约965篇,其中张晓明、段惠方的《高校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路径探索》(《江苏高教》,2013年第3期)从学生的个性出发,指出网络既能够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展示学生的现实个性,也能为高校开展个性化的思想教育提供操作平台和便捷的途径,高校应从平台、队伍、方法等方面探索开展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路径。丁科、胡树祥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新论》(《毛泽东思想研究》,2013年第7期),指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基本关系范畴为网络人机互动、网络人际互动和网络自我互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在网络互动本质基础上演变为主体间性的基本关系。李红革的《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转化及其策略》(《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指出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转化,应着重从尊重教育客体的主体地位、发挥教育主体的主导作用、强化互联网络的教育功能和提高教育主体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努力。黄履香、黄祖辉的《大学生网络消费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探索》(《前沿》,2013年第2期)将大学生网络消费作为研究的方向,探求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影响因素,树立科学的网络消费观,形成网络消费主体性道德人格,增强网络消费自主意识和自控能力。
3 研究不足:
3.1 关键性问题和前沿问题研究薄弱。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被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以来,学界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为热点。但目前学界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关键问题和前言问题研究不足,网络热点事件、大学生公民道德、网络群体舆论、网络美育教育、媒体素质等实践性研究尚处于少数,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网络美育教育仅有2篇,媒体素质的深入研究仅有7篇左右[3]。
3.2 研究数量庞大,但过多研究泛论、空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论文研究数量庞大,相当大比例的论文重复性论述,研究内容过大过空,泛论空论。以中国期刊网数据库为例,截止2014年6月,对网络媒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研究达380篇,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高达56647篇左右,其中有近1130篇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影响进行泛论,如“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析”等这类文章的绝大多数内容空泛,严重重复[4]。
另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大多数停留在理论上浅论与探讨,没能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行为入手,对网络共享社区、交互论坛(如微博、博客、人人、QQ等)、移动数码设备(手机、平板等)等所带来的细微变化和应对措施未能深入探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未来从细分化、实践化的校园生活实际入手,讨论研究面过大,实际效果不大。
3.3 多元化学科研究缺乏,对策价值意义不大。网络视域内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牵涉到政治学、教育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传播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只有真正熟悉信息科学,深入体验网络传播,才能更好的抓住网路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与关键点,给出有力措施建议。目前国内权威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家大多年龄过大,对网络技术和认识了解不深入,而真正熟悉并体验网络信息的年轻学者,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资历限制,很难在权威期刊上发表研究,导致论文质量过低,对策价值意义不大。
关键词:网络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关系 综述
1.网络进驻思想政治教育领域(1994-2001)
互联网在90年代初在中国兴起,高校作为最优先教育资源的阵地,大学生成为科技潮流的引领者,互联网首先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引起较大的影响。这一时期的网络监控和网络技术处于很低水平,大量信息,连带不良信息通过互联网传递给学生,高校内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探试网络媒体的作用,过多的担心网络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和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
同时期,为适应社会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新形势要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连续发布了10部相关政策文件,《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0831)、《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19951024),《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19951123)、《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意见》(19961007)、《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通知》(19980428)、《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的通知》(19980610)、《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等学校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19991230)、《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20000703)、《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20000922)、《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育教学中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20010726),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对学科设置、教育团队、教育方式、校园文化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初见端倪。
这一时期的论文及报纸刊文总体数量共计129篇。较早的有赵君在1999年第4期的《中国地质教育》上发表的《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能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比较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有中共北京邮电大学委员会的《抢占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制高点》(《高校理论战线》2000年第10期),金早、寇从俊的《思想政治工作要重视电脑网络阵地》(《江汉论坛》2000年第12期)。刘梅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河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较早的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诠释和论述,在网络媒体时代刚起步阶段,这些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的现实进行了初步探究,具有开创性。
同期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或报刊有:谢广海的《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李卫东在光明日报上刊文《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光明日报》2000年10月18日),呼吁在因特网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大胆正面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使因特网成为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和国际舆论斗争的新领域,也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对网络“充分利用,积极建设,加强管理”,用正确、 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信息占领网络这个阵地,抵御一些人利用网络传播消极、颓废、错误甚至反动的思想和信息,减少和避免网上自由化思潮、西化和分化图谋对师生思想的侵蚀和影响[1]。唐景莉、金志明的在《中国教育报》(2000年9月16日)上刊文《思政工作要主动占领网络阵地》,指出网络已成为当前高校师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来源,成为高校一个新的重要思想文化阵地。要积极主动地利用网络技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2]。
1.2 挖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和“多元化”管理的基层自发探索阶段(2002-2005)
这一时期,网络媒体逐渐兴起,网络视频端的接入,大量的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网游等全球性的多媒体视听资源在虚拟空间传播,网络舆论、网络文化、网络游戏等成为研究的重点,国内研究者开始正确看待网络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的影响,详细分析网络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价值和挑战,积极探索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媒体下的应对措施,并更好的发挥网络媒体带来的传播价值。
这期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制定了7部重要的政策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通知》(20030212)、《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2004010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0826)、《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20041117)、《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20050207)、《关于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20050224)、《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20051223),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总体部署,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框架。
这四年,学者研究的方向主要分为三个基本特征:第一是以网络媒体引发的爱国民族性意识为视角,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法。例如韦吉锋、陆忠进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有机统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重要原则》(《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2004),张飞燕的《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强化几种意识》(《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年第7期),张永红、刘文良的《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思想·理论·教育》2002年第8期)等。第二是以校园文化、校园资源为视角,探索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渠道。例如黄文玲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运作问题分析及策略探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年第1期),张同刚的《校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新闻爱好者》,2005年第1期》),胡钦太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四新”探析》(《中国高教研究》2003年第6期)等。第三是以网络文化、网络舆论为视角,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如刘彦武的《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思考》(《理论建设》,2004年第6期),杨立英的《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特性与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5年第11期),于红的《论网络媒体的教化作用》(《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9期)。
这期间有代表性的基本著作有铁铮主编的《网络时代的高校校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从校报资源入手,分析高校校报的覆盖范围、思路及办报方向,探索高校应对网络媒体的挑战,提高校报的核心竞争力,使校报保持和发扬旺盛的生命力。韦吉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新华出版社,2005),系统探讨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价值、机制、管理及开发,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提供理论方法的指导,初步建立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框架。
1.3 建立完善“隐形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体制的主动应战阶段(2006-2009)
网络媒体在这一时期在中国得到迅猛发展,手机视频、网络购物、网络社交软件开始普及和繁荣,计算机的普及,网络的全方位、开放性、交互性走进社会大众,全面渗透各行各业。一系列网络商业模式在中国的成功运营,深刻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这期间,学界对网络的“隐形教育”模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公益视频、网站、事件评论、热点讨论、权威微博等形式进行教育理念的营销,逐渐形成“隐形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体制。这期间,国家对高校辅导员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设置、政治理论课调整等提出了要求,特别是2005年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开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
这一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有:郑禹的《励志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第3期),申小蓉、李惠蓉的《探索校园网络渗透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思想理论导刊》,2008年第1期),王晓莺的《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体系的构建》(《学术论坛》2006年第12期),邓希泉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调查的实证分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等。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李杨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行为异化的思考》(《前沿》,2008年第1期),指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念多元化,对思想道德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模式、政治态度等产生了消极影响,导致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异化。陈海红的《网络环境下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思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将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教育工作者应关注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根据其自身特点,充分发挥各级妇联、工会、共青团组织及学术研究团体对女大学生的网络辅助教育功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这期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如火如荼,王荣发等著的《网上德育: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与实践》(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9)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操作入手,通过大学生网络沉迷、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多重影响等实际现象研究,提出网上德育教育、网上心理沟通、网上思想工作的具体实践方法,以环境为抓手构建网络“隐形教育”的实践模式。姜国峰著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想模式的构建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12),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要素效益、原理模型等描绘学科的理想模式,以实证范式创新理论,根据生活化、对话性、实践性等原则,系统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模式。另外张光慧、潘敏等都从不同角度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形教育”方法进行探究。
1.4 以综合化网络社区构建为研究重点的自觉深入阶段(2010-2012)
这期间,多样化的数码移动设备大众化,城乡计算机用户数量剧增,以网络交流平台为标志的综合化网络社区的影响力逐渐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尤其是高校校园的大学生群体,师生交流、社团、会议、教学逐渐由“线下”搬到“线上”。这期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呈现两个鲜明的特征:网络社区、自觉深入。同时我们必须看到,网络用户和网络内容的复杂化,网络宣传媒体的介入,使缺乏法律监控的网络世界变的混乱,一些不实、错误的宣传报道和评论成为误导大学生思想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甚至影响整个社会价值观和公民道德的环境形成。
这三年的主要论文研究有:徐峰、闫研的《利用博客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实践探索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年第12期),杨立淮、徐百成的《“微博”网络生态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第11期),丁凯、马涛的《校园新型网络交流模式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以“人人网”为例》(《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第6期),这三篇论文分别从大学生常用的“微博”、“博客”和“人人网”为研究对象,以大学生聚焦的网络空间为研究平台,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建设拓展到具体的、实体化的网络思想教育实践。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加强对大学生网络社区的理论研究,例如杨连生、胡继冬的《大学生网络社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学术论坛》,2011年第6期),吴满意、刘志辉的《基于网络人际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分析》(《当代青年研究》,2011年第11期)等等,都从不同侧面上对大学生网络社区进行研究和讨论。而骆郁廷、魏强的《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文化话语权》(《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10期)则从大学生的网络语言入手探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影响力,强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主动占领网络文化阵地,不断提升网络文化话语权,注重熟识网络领域的文化话语、分析网络领域的文化话语、传播网络领域的文化话语和调控网络领域的文化话语。
这一时期的主要著作有刘建华的《赛博空间的舆论行为——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4),立足于校园网络舆论场域,通过典型的校园网络舆论案例分析校园网络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关系。黄永宜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12)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散经验性研究到系统的理论化研究的视角转换,重视网络思想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学科基本理论体系建设。赵惜群主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12.8),着重对网络思想道德的培养与发展趋势研究,超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进行创新研究。宋元林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民出版社,2012.10)指出互联网的发展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渗透日益深刻,形成了复杂的媒介场域、网络文化生活方式和网络社会空间,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问题。
1.5 彰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本化”理念的综合延伸阶段(2013-2014)
随着“人本化”的高层倡导,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回归到人本理念,思想政治教育更注重“网络关怀”,表现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开放性”“生活化”和情感教育。注重对文化的建设和德育环境的培育,重视学生的需求,相信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和主体价值,提出媒介素质的概念,提升学生的信息辨识能力,营造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舆论氛围。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网络和实际生活中“帮助人”、“塑造人”、“提升人”,以理性和情感去平衡教育双方主体的关系。在网络教育中实现“人文关怀”和“网络立法”的双手段,净化网络环境,引导“人本”氛围。
截止2014年3月,对网络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论文约965篇,其中张晓明、段惠方的《高校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路径探索》(《江苏高教》,2013年第3期)从学生的个性出发,指出网络既能够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展示学生的现实个性,也能为高校开展个性化的思想教育提供操作平台和便捷的途径,高校应从平台、队伍、方法等方面探索开展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路径。丁科、胡树祥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新论》(《毛泽东思想研究》,2013年第7期),指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基本关系范畴为网络人机互动、网络人际互动和网络自我互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在网络互动本质基础上演变为主体间性的基本关系。李红革的《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转化及其策略》(《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指出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转化,应着重从尊重教育客体的主体地位、发挥教育主体的主导作用、强化互联网络的教育功能和提高教育主体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努力。黄履香、黄祖辉的《大学生网络消费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探索》(《前沿》,2013年第2期)将大学生网络消费作为研究的方向,探求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影响因素,树立科学的网络消费观,形成网络消费主体性道德人格,增强网络消费自主意识和自控能力。
3 研究不足:
3.1 关键性问题和前沿问题研究薄弱。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被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以来,学界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为热点。但目前学界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关键问题和前言问题研究不足,网络热点事件、大学生公民道德、网络群体舆论、网络美育教育、媒体素质等实践性研究尚处于少数,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网络美育教育仅有2篇,媒体素质的深入研究仅有7篇左右[3]。
3.2 研究数量庞大,但过多研究泛论、空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论文研究数量庞大,相当大比例的论文重复性论述,研究内容过大过空,泛论空论。以中国期刊网数据库为例,截止2014年6月,对网络媒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研究达380篇,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高达56647篇左右,其中有近1130篇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影响进行泛论,如“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析”等这类文章的绝大多数内容空泛,严重重复[4]。
另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大多数停留在理论上浅论与探讨,没能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行为入手,对网络共享社区、交互论坛(如微博、博客、人人、QQ等)、移动数码设备(手机、平板等)等所带来的细微变化和应对措施未能深入探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未来从细分化、实践化的校园生活实际入手,讨论研究面过大,实际效果不大。
3.3 多元化学科研究缺乏,对策价值意义不大。网络视域内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牵涉到政治学、教育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传播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只有真正熟悉信息科学,深入体验网络传播,才能更好的抓住网路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与关键点,给出有力措施建议。目前国内权威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家大多年龄过大,对网络技术和认识了解不深入,而真正熟悉并体验网络信息的年轻学者,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资历限制,很难在权威期刊上发表研究,导致论文质量过低,对策价值意义不大。
- 上一篇:新课程中的高中物理编题改题 2016/12/20
- 下一篇:基于学科竞赛的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2016/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