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下如何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

2016.12.18点击: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着重探讨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的方法和途径,提出:加强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合理安排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加强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等方面对提高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进行阐述,目的在于提高中职院校体育课教学效果。
[关键词] 中职院校   体育课程   教学改革 教学效果
前 言
2009年1月教育部制订颁发了《中职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纲要对中国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进行了全新的规定。根据国家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中国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育逐步向体育与健康教育转轨。其任务就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体育教学的目标和价值应该是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偏离这一任务,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就失去了根本的意义及价值。通过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对体育知识技能、技巧的掌握,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个性的发展及世界观的形成,这一切都要通过学生的智力活动来实现,这与情感、认识和兴趣等心理活动是分不开的。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理论认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可能卓有成效地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树立健康第一、终身锻炼的真正目的。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中职院校女生体育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一、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对体育与健康课的认识
通过对学生的访谈交流,了解到大多数同学对体育课没有一个正确的态度。部分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确,处于“好玩”的心理,有意思就玩。这部分学生要加以正确引导,扬长克短用心理学的观点来认识:“玩”能使人精神愉快,能使脑神经的记忆功能得到休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习心态,提高对体育课的认识。还有部分学生不愿上体育课,这部分学生身体素质有好有差,她们认为体育课无所谓,可有可无,不锻炼也没病;有的有错误的观点,认为锻炼则不‘苗条’了;有的认为体育课对以后就业无关紧要,产生不重视的态度;有的对体育课内容陌生而感到心中恐惧;有的感到体育课单调、乏味,从而不感兴趣等。她们对体育的这些认识,情感心理,导致了她们对体育课学习态度的差异。对这部分学生要充分利用理论课时间和课外活动时间和学生广泛接触,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和个性特征,加强理论知识的讲述,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体育与健康课对他们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养成健康第一、终身锻炼的习惯。
就目前我国体育教学现状看,体育基本理论的教育是个薄弱环节,普遍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的现状,一学年的教学中很少上理论课,或者根本就不上理论课。究其原因,首先还是认识问题,大多数体育教师认为理论课不重要。其次,无统一教材,而且一些体育老师本身对体育理论就缺乏钻研,对上好室内体育理论课心中无数,有的教师上了,却是照本宣科,
 
 
 
 
教学效果差。再者,随着体育教学的改革,教学理念的更新,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跟进不够,知识结构老化。因此,在体育教学改革中,体育教师首先应该提高对理论课的认识和态度,积极钻研教材,收集各种体育理论资料,使自己的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明确健康第一、终身锻炼的发展趋势,树立起为将来走向社会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体育教师也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理念的更新,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业务水平,以适应体育教学的改革。
二、合理安排教材内容,丰富体育教学
根据国家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中国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育逐步向体育与健康教育转轨,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主题,将体育和健康有机融合,在介绍体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力求处理好体育技能、健康知识、卫生保健、体育欣赏与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关系,突出人文体育精神。
在教材的选择上力求在加强基础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前提下,强调向多样化、简约化、灵活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重点突出体育与健康教育两门学科相关内容的有机整合;增加适应学生综合职业素质提高和具有民俗、地域特点的体育项目;根据社会发展,学生个体的需要和学校的教学条件进行相应体育课程安排;同时结合中职女生身心特点,安排一些学生感兴趣和锻炼价值较高的项目内容,让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学习,从而有效的掌握知识、技能。
随着现代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特别是青少年已更多关注身体美的自我塑造与审视,因此可增加一些形体练习和健美操(舞),追求美化身体的同时,力求使它与陶冶人的品性美有机结合;以及有氧运动、保健体育等内容,不断促进和恢复自己的健康状况并能够通过简易的评价手段,学会自我监督和改善个人的健身锻炼计划。
体育教学中应尽量少安排如跨栏、耐力跑、难度较大的器械练习、发展素质的身体练习等项目,这些练习因单调枯燥、练习时间长、实用性不强会使学生兴趣下降,注意力减退,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一堂课下来,教师不但难以完成教学任务,也脱离了学生的心理、生理以及现有的运动能力,身体素质也得不到提高。
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爱岗、敬业,带着饱满而稳定的激情上课,言传身教,用广博的知识和准确的示范刺激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学生处于主导地位,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显得更为重要。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关系以为密切,所以要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课,愉快地上好体育课,就必须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多年的体育教学工作中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一改平淡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体会到体育锻炼的乐趣,继而愿意积极投入到学习与锻炼中,促进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1、准备活动丰富多彩
丰富多彩的准备活动,能在课的开始就吸引学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每次课个准备活动都是慢跑、徒手操,学生就容易厌烦,产生抵触情绪,对体育课失去兴趣。
2、通过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兴趣
青春期的学生一般都争强好胜,喜欢比高低,所以对游戏和比赛比较感兴趣。通过游戏和比赛,可以增加课的密度,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下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还可以培养学生勇
 
 
 
 
猛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3、合理利用表扬和批评,调动学生积极性
体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恰当的运用表扬和批评,并同思想教育相结合,能调动学生练习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中职学生的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机能发育还不均衡,在体育课上学生都希望学会正确的动作,如果这种愿望得到满足,学生就会兴奋,越练越想练,并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如果学不会,就兴趣不大,觉得没劲。在体育教学中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合理的教学步骤,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提高积极性。
四、加强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科研能力
体育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大纲内容为主线的有组织、有目的地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础知识、技术、技能,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的教育过程。体育教学是师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智力发育,认真对待教学并努力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是教师的最终目的。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认真分析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加以分析研究。体育教师在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上应该通过继续教育学习新观念,重视科学研究,强化创新精神,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做到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学校要重视对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通过外出培训、邀请专家上门辅导、讲学等多种形式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体育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教学风格,通过正确的动作示范,清晰、简洁、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生动的形体姿态以及恰到好处的帮助提示 保护,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美与吸引力,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要通过专业报纸、杂志、网络平台不断学习体育教学新理念、新教法,提升自身的教科研能力。
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需要我们大胆的尝试和创新,作为体育教师及时转变教学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使思想适应改革是首要问题。教学的改革要从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及体育教师的自身抓起,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大胆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抓住教育时机,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他们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终身受益,只有对教学进行不断地改革,才能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厚成,主编,体育与健康(北方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张 迪、孙苗苗、铉令强. 我国高校女生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的新思考[J]. 科技信息,2009,(36)
[3] 尹 敏. 运用运动心理学知识提高高校女生体育教学效果[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36)
[4] 刘现民. 职校女生体育锻炼现状分析——以福建省职业中专为例 [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