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稳步推进选课走班制度应对新高考改革
2018.01.02点击:
2014年,上海和浙江率先启动高考改革试点,2017年,两地高考生迎来了首次新高考。继上海和浙江之后,北京、天津、山东和海南四地也于2017年拉开新高考改革的帷幕。到2020年,新的高考改革制度将全面建立起来。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全面个性发展
从第十二届京津沪渝四城区教育研讨会上获悉,新高考改革的核心是两依据(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一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按照“两依据一参考”,全国各地未来高考都启用“3+3”模式,即,前面一个“3”是语文、数学、外语,分数都是150分,后面“3”门则由学生自主选择。
据海淀区教委主任陆云泉介绍,新高考带来的挑战,首先是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使用的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标准与旧教材衔接困难;其次是新课程方案、新高考方案强调学生全面和个性发展;第三是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聚焦学科本质,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最后是教研的理念要从“学科教学”转向“课程育人”,教学目标从关注“知识获得”转向“素养提升”。
建设教育人才储备库应对选课走班
高考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顶层设计。而课程改革是学校教育改革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如何在课程设计上不断完善高考新政的“施工图纸”,摒弃课程改革“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呢?针对这一问题,海淀稳步推进选课走班制度,鼓励实施多样态的选课走班。
具体而言,是鼓励有条件的学校依据学生的发展选择,最大化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选课和学习需求;同时也鼓励一些学校根据自身的教师资源、教学设施和学生情况,采用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的形式。
各高中校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选课走班制度,加强教学组织管理、教师资源配置、教学设施设备优化利用研究,赋予学生选择权,实现有选择地学习。2017年9月开学,十一学校的4539名学生有4539张课程表。这是学校实施选课走班的结果。十一学校建设数字校园平台支持选课走班。课程顶层设计本着“理科分层、文科分类、综合课程模块化、特需课程个别化”的原则,基于学生选科、选层、选类,生成高质量走班课表。
据悉,为了应对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选课走班的需求,海淀区实施人才动态管理,启动“教育人才储备库”建设,打造人才蓄水池,缓解应对编制紧张压力,同时建立调剂机制。陆云泉透露,“十三五”期间,海淀区还将建设80到100个学科教研基地。(王洁)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全面个性发展
从第十二届京津沪渝四城区教育研讨会上获悉,新高考改革的核心是两依据(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一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按照“两依据一参考”,全国各地未来高考都启用“3+3”模式,即,前面一个“3”是语文、数学、外语,分数都是150分,后面“3”门则由学生自主选择。
据海淀区教委主任陆云泉介绍,新高考带来的挑战,首先是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使用的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标准与旧教材衔接困难;其次是新课程方案、新高考方案强调学生全面和个性发展;第三是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聚焦学科本质,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最后是教研的理念要从“学科教学”转向“课程育人”,教学目标从关注“知识获得”转向“素养提升”。
建设教育人才储备库应对选课走班
高考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顶层设计。而课程改革是学校教育改革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如何在课程设计上不断完善高考新政的“施工图纸”,摒弃课程改革“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呢?针对这一问题,海淀稳步推进选课走班制度,鼓励实施多样态的选课走班。
具体而言,是鼓励有条件的学校依据学生的发展选择,最大化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选课和学习需求;同时也鼓励一些学校根据自身的教师资源、教学设施和学生情况,采用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的形式。
各高中校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选课走班制度,加强教学组织管理、教师资源配置、教学设施设备优化利用研究,赋予学生选择权,实现有选择地学习。2017年9月开学,十一学校的4539名学生有4539张课程表。这是学校实施选课走班的结果。十一学校建设数字校园平台支持选课走班。课程顶层设计本着“理科分层、文科分类、综合课程模块化、特需课程个别化”的原则,基于学生选科、选层、选类,生成高质量走班课表。
据悉,为了应对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选课走班的需求,海淀区实施人才动态管理,启动“教育人才储备库”建设,打造人才蓄水池,缓解应对编制紧张压力,同时建立调剂机制。陆云泉透露,“十三五”期间,海淀区还将建设80到100个学科教研基地。(王洁)
转摘声明:转摘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来源:首都之窗
- 上一篇:从课堂走向课程 从课程走向全面育人 2018/1/2
- 下一篇:教师读书作业:自愿比“要求”更有效 2017/12/31